第九百二十四章:集资建球场
章节报错
924.集资建球场
“足球?这是何物?”长孙涣看罢挑眉问道,按照李破军这条陈上的表述,这足球很是了不得啊。
“这个待会儿再说,现在说说分……啊呸,说说入股的事儿”。李破军瞪了一眼房遗爱,直说道。
“修建这个足球场需要大量钱财,多达数十上百万贯,需要大家合资来建。你们出一定的资金,占些分红,怎么样,你们可愿意?”李破军直说道。
“愿意啊,这怎么能不愿意呢,这以后就是坐着捞钱啊”。房遗爱噌的拍手说道。李震则是在一旁面色赧然的说道:“只是我们没有恁多钱呐”。
这一句话就将房遗爱杜荷几人从坐着捞钱的幻想中给震醒了,杜荷吧唧吧唧嘴小心问道:“殿下,需……需要多少钱啊?”
“最起码也得个几万贯吧”。李破军想了想很是随意的说道。
噗……正在喝茶的杜荷一下子没忍住一口水喷出来了,擦擦嘴很是尴尬的挠头说道:“这个……殿下,我只有几百贯钱,呃,卖了那几件玩物,能凑个一千……啊不,两千贯”。说着杜荷咬咬牙看样子是忍痛了。
李破军听得满脸嫌弃,看了看杜荷,直说道:“你没钱,你爹有啊”。
“我爹……我爹有我也不敢要啊……”。杜荷索索头嗫嗫说道。李破军呼了口气懒得理会这小子,一旁的李震直说道:“你跟杜伯父好好说说殿下这足球,说明利害,杜伯父一定会理解的”。
说罢李震又是说道:“我可以拿出一万贯,再找父亲说说,应该可以出五万贯”。
房遗爱挠挠头,直说道:“我应该要少点,只有五千贯,找我爹的话,应该也只有两三万贯”。接下来尉迟宝庆程处亮两人也是拿出一万贯,而宇文禅师就比较豪气了,直接个人出两万贯,再找爹要个几万贯,宇文家不愧是几代的公侯世家,这家底够丰厚,而且宇文禅师是家中独子,对钱财方面那是毫无压力的。而尉迟程李几人勋贵出身,是要比房杜二人富裕的,房杜二相都是文臣,封赏肯定是没有军功出身的尉迟程李几人多的。
最后李崇义更是豪气,直接表示个人出五万贯,再找老爹河间王要五万贯,直接十万贯扔出来了,不愧是小王爷,皇室出身,钱财简直是毛毛雨。
要知道现在一文钱的购买了差不多是后世三五块左右,而十万贯那就是三五亿了啊。就这么一会儿七人就是出了五十万贯了。一旁的长孙涣见状脸色通红,也是急忙说道:“殿下,还有我啊,这种事可别把表兄给落下了,我出两万贯,绕后再找爹要三万贯,总共五万贯”。
李破军听了自是欣然应着,他让长孙涣在一旁听着就是存了让长孙家入股的心思的。只不过这样长孙涣自己提出才好,长孙无忌深得李世民的宠信,功列第一的人物,各种封赏多的很,封邑也多,区区五万贯还是拿的出来的。
五十五万贯,这可是一笔巨财啊,李破军琢磨这从英雄楼回甘茗鲜鱼点几处挪一点,凑个二十万贯应该没有问题的,总共七十五万贯,建个超大球场应该是够了,李破军相信,等到球场建起来,那一定是长安城的地标性建筑了。
“好了,你们几个去演武场踢一会儿。景阳,子濯还不太懂足球,你给好好讲讲,带他玩玩。我去找圣人,说说这体育司的事儿”。李破军揣起两份条陈起身说道。
众人兴高采烈的去了演武场,而李破军直去了甘露殿。来时正不巧,李世民正在召集诸臣议事,见礼罢了,李破军老老实实的在一旁坐着并不出声。
原来是讨论的河西战事,阿史那社尔已经开始劫掠甘肃二州了,可是朝廷有先见之明,已经令二州坚壁清野,并且在张士贵的战略下,诱敌深入,还歼灭了突厥一个千人队,可谓是大捷了,到这也只是小规模冲突,突厥还没大张旗鼓的攻城,李世民君臣现在酝酿的就是何时开战了。
可是在李破军希冀的目光中等待了半天,李世民等人也只是讨论出来一个“集粮整兵,随侍待战”的决定。
“可是足球条陈写好了?”李世民直看向李破军问道。李破军点点头,直将推广足球那个条陈递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一看,便是眉头一挑,看罢之后点了点头,却是说道:“这条陈不是你写的吧?可是找人代笔?”
李破军挠挠头,直说道:“孩儿不善写此类条陈,提拔了一个东宫小官做书吏,让他代笔的”。
“噢?东宫小官?朕看这条陈条理清晰,笔迹气势开张,遭劲舒和,很是不错啊。”李世民挑眉赞道。
“哈哈,能得陛下赞赏,能入殿下之眼,臣倒是想见见这人了,殿下,不知此人姓甚名谁啊?”堂下的高士廉朗声笑道。
李破军闻言直说道:“此人乃是去年明经及第,名为张文瓘,出自清河张氏。是太子洗马简之公所荐,才德具行,着实不凡”。李破军丝毫不吝话语的赞道。
众臣听了也是微微吃惊,这张文瓘能得殿下如此盛赞,日后不可小觑啊。御史大夫温彦博面带好奇,挑眉问道:“不知这张文瓘与治中侍御史张文综有何关联?”
“应是从兄弟”。李破军也是直说道,他知道张文瓘父兄都是朝廷官员,却不知道张文瓘还有个兄弟是做侍御史的。
李破军说罢又从怀中掏出一份条陈递给李世民,直说道:“正好诸公都在,阿耶你看看这个,足球乃至马球,相扑等体育乃国之大事,我奏请阿耶设一专门部门管理体育,名曰体育司,可与国土资源司并列,隶属礼部,分归教育一类,请阿耶圣裁”。
李世民闻言皱着眉头拿过条陈看了起来,他的本意是精简部门就好,简政乃是国策,每设立一个新部门都要经过数次商讨,慎之又慎才能好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