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章:马裤人大败
章节报错
虽然土著军队只有5000多人,但是,这5000人来说,拥有了步兵,炮兵,骑兵几个不同兵种。同时,他们装备诸如后堂炮,滑膛炮。大概1000门。同时还使用了快速步枪,也就是来复枪。这样取代了前膛枪。
而新的来复枪可以一次装填子弹,多次间断发射。这样远远加大了土著人的军队杀伤能力。而仅有很少前堂步枪的马裤人就显然是十分落后了。并且,马裤人主要还是以“刀剑”为主。
以部分燧发枪为辅助。组成的混合部队,虽然其人数拥有30000多人。但是,面对这样的前面土著军队,马裤人损失必然是十分惨重。很快最前面3个方队,每个方阵都用大概2000人。
很快就被快速射击的土著人炮兵系统,炸的几乎是体无完肤。不过这个还不算完事。土著人还接受了王宇人族还给了土著人装备了200多挺重型机关枪。也就是地球曾经的“马克沁”机关枪。
这是一种对于当时来说,非常古老的水压制冷机关枪。但是,这对于冲锋的散兵,以及骑兵部队。简直就是屠杀式的杀伤。所以,土著人被便成为每只500人一只大队。每个大队配属了10挺马克沁机关枪。还有20挺更古老的手摇式机关枪。
同时,土著人的基准部队军官,高级指挥官。都是王宇人族的军官带领。所以具备很高的现代化作战指挥能力。他们把500人的土著部队,分为3个大队分别部署在两侧。
相距不算很远。正好在马克沁射程距离范围。这样,当原住民的军队,冲杀到中间的阵地时候.中间阵地也只有500人一个大队。这样从两侧射击过来的重机枪子弹,恰好形成了“交叉火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冲上来的这些原著名军队。不断地倒在了夹角火力打击之下。这样再配合上人族的配属给土著人的火炮系统轰击。很快上来的最开始的10000人的,原著名部队。
就被瞬间的火炮和机关枪杀伤了大片。随后开始不断后退。撤了下来。原住民自然是,不可善罢甘休。这一次组织了3000骑兵。朝着敌军阵地快速奔袭之来。
跟着就是远程火炮的射击,这些远程火炮可以打出来10几公里远的距离。这样,骑兵们不但没有能够达到敌军阵地时候,都被快速的打的横尸遍野死伤无数。
很快3000多骑兵剩余的不到原来的20%。转头就往回跑回来。原住民看到了这几次接连冲锋。损失了至少15000人。但是,丝毫没有能够接近土著人的阵地。
退回来的全部残存的剩余的部队,原住民指挥官清点完毕后,发现只有不到21000人了。也就是损失超过了1/3。这次以作战,原住民只能是暂时停止进攻,进行全面的修正,补充兵员。
而这时候从后来跟着来的,增补的5000人土著人军队。还是按照前面编制。其中3000人编入了其他的大队。这样,土著人每个大队改编为团。每个团3个营。每个300人。
同时,李丁又给了土著人100挺马克沁重机枪。这么一来土著人每个营就达到了20挺重机枪。同时,还有20门迫击炮。这样组成了强大的土著军队。很快土著军队开始不断发起反击。
首先是,他们攻击冲过了西北坡防线。这里的2000多的原住民军队,被瞬间消灭。原住民不得已开始后撤。退到了靠近西边的发达河东岸一侧。紧忙开始构筑工事。准备抗击。
而原住民的工事。主要是是以战壕,堑壕为主体。前面的一线部队配置有一部分射程较近的前堂火枪。射击速度也是十分缓慢。后面的最后部队还剩余不多的几十门前装药火炮。
阵地上一共部署了5000人。阻挡住土著民进攻。到了这里,李丁下令军队停下。因为,目前来说。土著民不具备进攻筑垒地区的能力。不能看着他们白白送死。所以,李丁立刻向王宇请示。
请求批准给予土著人。一部分古老的战车坦克,便于他们突破敌军阵地。王宇虽然不同意。但是,因为考虑李丁的感受。因此批准了给予土著人50辆坦克。20辆装甲车。
这种人族给的坦克。主要是人类地球二次大战期间的老式坦克。都是轻型,中型坦克。而且坦克驾驶员是以前人族就帮助土著居民培训的。所以很快就可以操作上手。
面对河岸高地的原住民。李丁下令把20辆坦克,10辆装甲车拍了上去。这一下。驻守的原住民军队,眼看就慌了。虽然原著名见识过和使用过那种地球一次大战时期的老式的铁壳子坦克
而现在面对最新的人族给的坦克。它们速度之快,火炮具备很好的杀伤力,这都是原住民所不具备。所以,冲上来的土著军的装甲部队。很快就把阵地上的原住民守军,快速打垮。
这样一来河岸西岸防阵地。也随着被土著人捣毁。失去了阵地掩护的原住民军队,犹如是溃决之坝。疯狂的朝着后面四散奔逃。但是,不一会败兵们就逃到了大河边上,看着满江水,呆呆发愣。
李丁看看这里,点点头说道
“哎,拿下河岸高地,这还不算结束。你们要快速切断他们西区的路线。不能叫他们在荒漠时间,有机会从新组建和完成自己的部队。所以你们还得命令土著军队。更加加大攻击力量”
李丁听到这里立刻朝着命令土著部队,在约为1000人的北路攻击部队。在20辆坦克支援下。朝着河岸高地,对面实施攻击。这里是一个原先的渔村。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这里废弃了。
于是,大批的原住民军队,从对面一侧的高地被土著军打了下来。纷纷朝着这边高地一处而来。